首页 > 股票 > 公司新闻

协鑫新能源副总裁张耀邦: 创新光伏扶贫模式助力农户脱贫

来源:网络 责任编辑:阿宝

  “目前,协鑫新能源的光伏地面电站基本建立在乡村,在落实中央精准扶贫战略,推进乡村‘一二三产业’融合发展,对发展光伏+乡村旅游等方面设计了一些新的模式。”11月21日,在“大国责任——2017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高峰论坛”上,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协鑫新能源”,0451.HK)副总裁张耀邦介绍了协鑫新能源在光伏扶贫上开创的新模式、新方法。

  光伏扶贫工程被国家确定为“十大精准扶贫工程”之一,一直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。近日,国家能源局印发的《关于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能源建设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》的通知提出,深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光伏扶贫工程,光伏扶贫规模优先向深度贫困地区安排。

  张耀邦表示,协鑫新能源在光伏扶贫工程方面设计了两个模式。一是光伏集中式电站实行“光伏发电+种养大户农业经营+贫困户”模式,其中贫困户的土地流转用于光伏发电,每亩1000~1200元,一般3~5亩地可得到土地资产性收入5000~6000元,光伏电站发电盈利给建档列卡的贫困户每年3000元扶贫政策性收入,光伏电站下面的土地,低价返租给有技术、有农业经营经验的大户发展种养业,要求优先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到基地上务工就业,这样每个贫困户的劳动力可得到2000元左右工资性收入。这样由土地资产性收入+扶贫政策性收入+务工工资性收入组合后,每户每年可达到30000元左右的收入,按照此模式,所扶贫的农户3年就可脱贫。在山东郓城40MW和安徽埇桥40MW两个扶贫电站实行这个模式,受到贫困户的欢迎。二是,光伏村级扶贫电站实行“公司+村委会+贫困户”模式,由公司帮助村里代建运维电站,电站发电收益归村里使用,电站下的土地给当地贫困户种植,由公司供应种苗如油用牡丹、中草药材,包收购农产品,让贫困户包盈不亏。

  谈及当前的光伏扶贫工作,张耀邦表示,协鑫新能源在实施国家光伏扶贫战略上,积极策应,主动承担业务,这两年协鑫新能源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扶贫电站达798MW,按照这样的规模容量,20年的时间可为贫困户提供9.31亿元收入。

  据悉,协鑫新能源在江苏阜宁首创了“光伏+水稻+鱼蟹+平台销售”模式,在实现光伏发电的同时,光伏板下土地租给专业大户种水稻,水稻田里养鱼蟹,水稻和鱼蟹进入公司农产品平台销售,农民在这里务工就业,这一发展模式得到江苏省农委、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的首肯,具有破冰意义,认为可以在全省复制。

  “因为国家目前倡导光伏板下发展农业,所以很多企业都在做,但真正做起来,实实在在做的真不多。”张耀邦说,协鑫新能源主要带动当地老百姓到我们基地里从事务工劳动,通过农业经营增强专业经营抗预市场风险能力,带动老百姓务工收入,这就是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带动农户发展的核心。

  而谈及“大国责任”,张耀邦表示,国内装机量连续5年全球第一,光伏产业是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又一张崭新名片。

  公开数据显示,2017年,全球预计新增太阳能装机量将超85GW,较2016年增长9%,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中国、美国、印度和日本等国家,预计到2021年能达到700GW,3~4年的时间就能翻一番。在此背景下,协鑫新能源的光伏装机量也迅速增长。据张耀邦透露,截至2017年上半年,协鑫新能源的光伏总装机容量累计达5079MW,位居全球第二。

  张耀邦表示,在各项技术创新、优惠政策、产融结合的支持和带动下,中国光伏从“应用大国”到“出口强国”的梦想必将变为现实。“像协鑫这样的光伏发电龙头企业,我们正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,配合‘一带一路’沿线国家的发展,为全球发展提供绿色清洁电力,承担大国责任。”